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:礼品资讯 >> 行业新闻

游金沙 观蜀锦 看蜀绣 两岸记者“锦绣天府行”圆满结束

发布日期:2010-10-26 22:08:03 访问次数:3375

    中国台湾网10月24日成都消息 10月23日,为期一周的两岸记者“锦绣天府行”联合采访活动最后一站回到成都,在参观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金沙遗址、观看拥有2000年历史的蜀锦制作工艺之后,宣告圆满结束。记者们纷纷表示,中华文明源远流长,两岸文化同根同源,此次联合采访不仅增进了双方的了解,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  
两岸记者在金沙遗址合影留念,依依惜别。(中国台湾网 马迪 摄)
  23日上午,记者团首先来到成都市西郊的金沙遗址博物馆。据介绍,金沙遗址是中国进入21世纪后第一项重大考古发现。遗址清理出的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,从文物时代看,绝大部分约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,最早的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。 

  镇馆之宝“太阳神鸟”金饰令所有记者驻足流连。它刻划了四只神鸟绕日翱翔,寓意深远、构图严谨、线条流畅、极富美感。外径为12.5厘米,内径5.29厘米,厚度更达到了惊人的0.02厘米,含金量则高达到94.2%。在冶炼工艺尚未出现的3000年前,仅靠人力高温锻造就达到这样高纯度的含金量,十分罕见。2005年,国家文物局正式采用“太阳神鸟”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,可见其珍贵。 

  面对展厅内质朴而精美、简约而华丽的出土文物,记者们异常安静肃穆,专心聆听着讲解。直到走出展厅,才有记者感叹:“金沙遗址真是太棒了。这种感动和震撼过于强大,让人屏气凝神,无法言语。”

  随后蜀国锦绣中,记者们观看了蜀锦的传统手工制作工艺。蜀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,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蜀国锦绣中保留着4架清代道光年间的蜀锦大花楼木质机,长6米、高5米,织锦时需要两人配合,一个织手负责丢梭,一个拽花工负责提花。

  端坐在织机上的拽花工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,正是他决定着锦的图案。拽花工每次从上千条麻线中选取数条,拉拽提起下方的丝线,织手将一支梭从中穿过。以此周而复始,拽花工每次提花选取的都是不同的麻线,手法伶俐,令人叹为观止。据介绍,这项工艺极为复杂,仅仅是学徒水平,就需要5-8年的学习时间。而能够设计蜀锦图案的老师傅,更是屈指可数。

  千年俱往,来日可期。在联合采访即将结束之际,两岸记者依依惜别。有台湾记者表示,此行令他对大陆又有新认识,尤其是西部发展之快、后劲之强,以及针对台商、台企的优惠政策力度之大,都表明两岸未来大有可为。关于未来,“希望常来常往”是他们的普遍心声,甚至有人笑谈:“直航班次虽然不断增加,机票仍然好难买,继续加航班啦!”(记者 马迪)

  金沙遗址出土的“太阳神鸟”金饰,其精致美感令人叹为观止。(中国台湾网 马迪 摄)

  高11厘米、宽19.5厘米的黄金面具,是迄今大陆发现的保存最完整、最大的一件金面具。它陈列于金沙遗址博物馆的“千年绝唱”精品文物厅中,与“太阳神鸟”互相辉映。(中国台湾网 马迪 摄)

  十节玉琮。由一块质地细密的上佳整玉雕琢完成,通体呈淡青绿色,九条细小的横槽将器身分为十节,每节棱角上均刻有纹饰。有专家认为,此玉琮比金沙遗址更早1000年。(中国台湾网 马迪 摄)

  19.6厘米高的金沙青铜小立人,古朴精致。与三星堆出土的2米高青铜大立人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蜀锦织工工作位。锦下方的镜子可以反映出正面图案。(中国台湾网 马迪 摄)

  拽花工提起下方的丝线,每次选取不同的丝线将决定蜀锦的图案。(中国台湾网 马迪 摄)

拽花工需要面对的“千丝万缕”。(中国台湾网 马迪 摄)

   蜀国锦绣中也陈列众多蜀绣精品。图为大小熊猫坐屏,绣工精美,纤毫毕现。

工作时间

早9:00 - 晚18:00

周六日休息

13980803583